從未拍過雀鳥專題, 昨天難得友人相約到元朗濕地公園一遊。雖然天色略為陰暗, 但也算盡興而歸了。 這裏是個雀鳥天堂, 也是候鳥避寒栖息之所, 正是「獵艷」的好地方。由於此行主要是拍遠處雀鳥, 因此只帶一枝70-300mm長焦鏡。其實這還未夠班, 真正要拍雀鳥還需級數高多倍的長焦鏡。現場就見到其他拍友那些巨如小炮、配上迷彩套的鏡頭。
雀鳥愛蹦跳, 不易捕捉動態。一個鏡頭要連續拍攝多幅才能挑出理想的形態, 有時候幾十幅也沒有一幅中看的。相反來說, 水鳥比較文靜, 縮頸獨腳可以站立半天紋風不動, 說呆若木雞不為過。假如你想捕捉牠們覓食或飛行的動態, 你只能採取持久戰術, 沉着持機對準等候時機。
「濕地公園」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北部。佔地61公頃,包括60公頃的戶外保護區及10,000平方呎的室內展館。濕地公園的原址只是一片普通的濕地。香港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補償於發展時所失去的具生態價值土地。
入口處的一群銅鴨。我急不及待舉機便拍。朋友說不用急, 待會兒拍真雀鳥拍到手軟。
濕地公園內的迷宮
餐室內的圖案
椅背
餐椅桌
洗手盆
濕地公園水澤一部份
水澤: 這是三幅合成的拼圖
遠處沙洲上的黑鷺
沿途所見的攀藤紅葉
對葉榕樹幹上的果實
小溪潺潺, 心神為之一振
沉睡的蓮池
四通八達的木橋
聯袂同遊
幽草澗邊生
獨佔鰲頭
含苞待放
亮相
獨具特色
曲橋
水閘
真正的自由行
媽咪, 跟咁貼做乜? 俾番啲自由我得掛?
閒話家常
母與子
老豆教仔話: 過橋咪低頭打機
度橋咁曲有乜作用呢?
觀鳥室是一個只有狹窄橫窗, 拍友們各據一窗, 持相機對準遠方目標, 隨時"發射", 感覺就好像伏在戰壕等候敵人出現的士兵。現場眾人噤聲靜候, 水鳥一有動靜, 大家便一齊按動快門, 咔擦聲此起彼落, 接着又是一片死寂, 大家紛紛檢視剛拍得的影像。 拍友們表情不一, 滿意或失望之情躍然面上。接著大家又默默地等候下一個拍攝機會。因此, 拍雀鳥除了技術, 還需無比的耐性。
蒼鷺群, 隻隻烏眉恰睡
白鷺群
無頭東宮, 等咗半日都唔醒
尾部紅色的俗名「紅屎忽」。頭部有頂官帽, 好神氣。
咪望人嘅屁股啦
正面向住你, 收埋個屁股先。
望洋興嘆
靜雞雞, 鬼鬼祟祟偷蕃薯。
優美
![]() | |
Where have all the fish gone?
翹嘴鷸
我剷...剷呀剷
前面個靚女好索, 一於吊住佢尾.
靚女話: 走啦, 吊靴鬼咁。我地唔可以異族通婚架。想我浸豬籠咩!
另一隻黑面琵鷺撲埋嚟話: 靚女, 我啱D。
三隻都唔同種, 梗唔啱key啦
右邊隻金雞獨立企咗成粒鐘。中間隻白鷺好似睇唔過眼咁。
人望高處...我撑撑撑
哎呀, 企唔穩添
隻長嘴中杓鷸走錯鴨陣, 好冇癮, 頭dup dup走夾唔抖。
曲項向天歌
循規蹈矩
長嘴中杓鷸
翠鳥
小家碧玉
顧影自憐
希治閣電影<鳥>拍攝現場
彈塗魚, 又名泥猴、石貼仔,跳跳魚,身長可達10厘米。
全身似泥澤色調的灰褐色,並佈滿深色的斑紋,特大的胸鰭肉質化,適於泥澤的爬行,身體修長,尾部扁平。
眼仔碌碌
觀鳥室內有雀鳥候鳥圖片。我特意拍下留為日後參考用, 可以按圖索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