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正式開幕, 為期四天(May
15--18)。今年的展品跟去年的沒有太大變化, 雖然令人眼花撩亂, 但仍有看頭。
今年共有來自39個國家的245間畫廊參展, 當中約一半畫廊來自亞太地區, 香港本土畫廊佔約一成。作為亞洲最大的藝術買賣平台,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提升了本港藝術中心的地位。
「藝術」的存在自有其生態, 個中除了藝術創造者、欣賞者和博物館, 還衍生出收藏家(多為投機買賣者)、藝術品掮客(推銷)、畫廊(買賣)、藝術博覽會、策展人..., 這些以藝術炒賣為投機生財商品的活動已超越純藝術鑑賞的領域。正如藝術批評家Barbara
Pollack戲謔地稱其為「無比瘋狂的東方」。藝術界真正要正視的是如何培養和提升藝術家的職業生命, 而收藏家則要尊重遊戲規則(不胡亂吹噓和炒作)。
長話短說, 這裡我想給大家看看我於本屆巴塞爾藝術展拍下的一些照片。藝術沒標準, 觀點因人而異, 我也不作批評, 就讓大家自己去評賞吧。
肌理男女人像。
燒烤爐上的香腸與薯仔(金屬製品)。
"Bring me the head of Thaksin
Shinawatra" (提"他信"的頭顱來見我)
Thaksin是泰國前總理「他信」。
金屬短袴。
外形似花瓶的人體內臟。上附有蒼蠅、小虫和小花。
懸浮的竹盆栽。
China, Shang Kiaogang's (張曉剛) <Bloodline series: Family Portrait>。(下同)
首爾藝術家Yee Sook
Yung的作品<Thousand>, 1000件陶器雕塑來自藝術家另一個Translated Vase系列。 (下同)
生於中國黑龍江的藝術家沈少民的作品: <殘骸: 我摸到了上帝的聲音>。
作品取材火箭的燃油噴射機殘骸,
以布雷爾(Braille)盲文凸碼將聖經的章節, 鑲嵌在火箭殘骸之上, 象徵宇宙的浩瀚無垠, 也暗喻了人類無法真正了解宇宙的真相。當正常人面對這些殘骸時, 視力智阻礙他閱讀雕塑上寫着什麼, 唯有盲人才能理解這些神秘物體上的文字。
一組排列整齊, 以針織物包裹着的佛像。
硬卡圖片撕成堆砌的房屋斷垣。
禾桿草素描畫。
<千字文>書頁上的水珠。這是一幅畫, 全是畫上去的。
中國的古代畫籍軸卷的懷念和眷戀。
共生於巨樹上的人、犬、猴、樹熊。
澳洲藝術家Rebecca
Baumann作品<Automated
Color Field - Variation V>, 由32塊跳字鐘的鐘面組裝而成, 並以色卡取代數字卡, 色塊定時變化, 讓人聯想時間的流逝。
漆上藍油的扭曲紙皮盒。
以"美鈔"雕塑的人像。
以油畫顏料塑成的人群 (每個人體只有花生米大小)
以木和亞麻布燒灼出來的圖像(公雞與骷髏頭)。
仿真人像 --- 抗議。
山水畫。全幅都佈滿高樓大廈,
包括山(需要細看才看出建築物)。
不同家居用品構成的船。
櫃裏的田野。
瓦通紙皮砌成的佛像。
策騎骷髏的骷髏。被騎者的頭顱附有發光板, 上書「Teruskan!! Makin Sakit, Makin Baik」。
問攤位管理員是何意思, 他說是「Keep going!! The more painful, the
better」(繼續吧! 愈痛苦愈好).
彈奏"隱形鋼琴"的演奏者。
Katsura Funakoshi's <Dancing as a pupa (Homage to a dancer>蛹之舞者)。
金屬網織的旗袍和拖鞋。
高鐡頭?/飛機頭?上的血跡。
飲管砌成的圖案(下同)。
掛在牆上被壓扁了的甲虫汽車。
瓷器混合體。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