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七情上面



無論你平日如何刻意保持神色自若甚至扮酷, 總會有讓你的面部表情出賣你內心的一刻。

人的面部表情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興奮、高興、驚訝、傷心、痛苦、恐懼、害羞、羞辱、輕蔑、厭惡、憤怒。

奇怪同一張面皮, 何故會在瞬間千變萬化? 人的面孔正常該有43條肌肉, 都是對稱的。單數那條該是中軸線。這些眼睛和口腔附近的肌肉群隨心情變化拉動, 因而組合成面部豐富的表情。臉有很多肌肉,有額肌、枕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顴肌、降上唇肌、降口角肌、頰肌。全部由面神經支配。那些都是在你做表情時會動的。

眼睛能夠最直接、最完整、最深刻、最豐富地表現人的精神狀態和內心活動。透過眼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歡樂與憂傷、煩惱與悠閒、厭惡與喜歡。從眼神中有時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心是坦然還是心虛,是誠懇還是偽善:正眼視人,顯得坦誠;躲避視線,顯得心虛;乜斜著眼,顯得輕佻。目光可以委婉、含蓄、豐富地表達允諾或拒絕、央求或強制、訊問或回答、譴責或贊許、譏諷或同情、企盼或焦慮、厭惡或親昵等複雜的思想和願望。

眉間的肌肉皺紋能夠表達人的情感變化。柳眉倒豎表示憤怒,模眉冷對表示敵意,擠眉弄眼表示戲謔,低眉順眼表示順從,揚眉吐氣表示暢快,眉頭舒展表示寬慰,喜上眉梢表示愉悅。

嘴部表情主要體現在口形變化上。傷心時嘴角下撇,歡快時嘴角提升,委屈時撅起嘴巴,驚訝時張口結舌,忿恨時咬牙切齒,忍耐痛苦時咬住下唇。

人類不分地域、文化、語言、宗教、社會階層、政見、經濟狀況.....笑容代表歡愉, 皺眉表示不快, 眼淚訴說悲哀, 都是人類共通的"語言"。網絡世界共用的人面圖案便是一個明證。

面部肌肉做出表情的功能比語言更直接流暢有力, 可人類偏要打毒肉針(Botox)抑制肌肉的活動, 企圖保持青春, 驅走皺紋, 卻讓好端端的臉皮變成一張蠟面。

別以為人類才有面部表情而漠視其他動物的情緒。以後要多注意牠們的"表情"囉。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讀書報告



追憶那些回不去的文學時光, 在最美的散文裏遇見真實的自己。



處於香港這文化狹隘之地, 近年來已少見懾人心神的文字。雖然城中不乏所謂"作家", 阿豬阿狗爭相出書, 然而當中大都是不堪入目之糟粕, 難以卒讀。 這更讓我懷念徐志摩、朱自清、魯迅、郁達夫、何其芳、冰心、沈從文等這些我的早年啟蒙大師。

最近一口氣看完兩部: 撫摸北京>和<五味。讀畢兩書, 有如久旱逢甘露, 如沐清風, 喜悅之情溢於心中。

兩書皆為當代多位內地作家作品的收錄, 由於多屬具有回憶性質的隨筆, 因此文字寫得真實坦率。加上筆者都是學者/藝術家, 健筆之下, 流淌着質樸簡潔、瀟灑自如侃談式的風格。文章多寫個人感情與情趣、閑情生活瑣事,行文從容閒適, 風格纖細,面貌親切, 間中不乏幽默與諷刺。篇篇都是不可多得的白話文散文, 實為愛好寫作人士學習的典範。

以下是兩書的簡介:


<撫摸北京>



篇者: 鄒仲之。本書精選34位當代作家、學人言說北京的散文、隨筆42題。內分七輯,或談論北京整體風貌的歷史變遷,或述說局部區域的印象感受;或感歎胡同、寺廟等人文景觀的日漸消逝,或描摹四合院、大雜院裏的日常生活;或憑弔不堪回首的饑餓記憶與文革往事,或縷述旅食京華的苦辣酸甜。是憶舊念往,也是感新說世,關乎一個城市的歷史與命運,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雲與滄桑。





<五味>



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 以短篇小說和散文聞名, 被視為京派作家。

汪曾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影響,在創作上主張回到現實主義、表現民族傳統、表達純真、自然的情感。他的小說大都取材民情風俗、日常生活,語言自然、活潑;文風清新、質樸;意境優雅、唯美。他的散文刻畫民俗、民風,形象、生動,蘊涵著對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切情感。他說,「風俗是一個民族集體創作的抒情詩,它反映了一個地方的人民對生活的摯愛,對活著所感到的歡愉」。

讀了這部名為《五味》的文章,也許大家會有一種感覺,原來生活中的瑣細也能寫成文章。是的,不僅能寫,而且還能寫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有人說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他自己也說:寫字、畫畫、做飯是“業餘愛好”。他寫過很多談吃的文章,此書所選就側重這方面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其作為郇廚的“別樣才情”。讀其文,如睹其人,好一個可愛的老頭!這是在談吃,又哪裏是在談吃,分明有逝去的時光在,亦有一種從容在裏頭。

以下是一些文壇名家對汪曾祺的評語:
賈平凹: 汪是一文狐, 修煉成老精
王安憶: 總是在最平凡的字眼, 組成最平凡的句子, 說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葉兆言: 他顯然是個另類, 是個蕩漾着青春的老頑童, 雖然和年輕人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然而在不屑主流這一點上找到共鳴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The Road Not Taken




人生道路縱橫交錯, 千迴百轉。三岔路口當前, 多少人臨岐悵惘, 徬徨於千狀萬態之中, 取捨無從。 縱或最終能選擇想走的方向, 然而旅途上總會為先前的抉擇患得患失, 未知前途如何? 站在此地又覺那邊風景獨好, 想重來又為時已晚,。顧盼之間, 千帆過盡, 匆匆已是一生。
無論如何, 人生的道路, 平坦或崎嶇, 那怕是獨自上路或携伴同行, 要生活便得走下去, 而無論作出何種抉擇, 只有義無反顧, 為自己負責, 承擔一切。 因為路只有一條, 熊掌與魚不能兼得。

美國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 –1963)有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詩中用語簡單, 音韻優美, 朗朗上口。意境則深入淺出,狀似寫景,卻別有寓意和哲理。

以下是佛洛斯特The Road Not Taken(沒走上之路)原詩, 並附上拙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金黃色樹林中路分岔口,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作為一個旅客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不能同時走兩條路。佇立良久,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極目前方盡頭,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矮樹叢的彎處;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然後我踏上另一條路, 它同樣幽美,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或許更甚。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因為它綠草如茵, 少有人跡,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不過就足跡看來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兩條路差不多一樣。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早晨, 兩條路上都灑滿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未被踩踏過的落葉。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 我把第一條路留給日後!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然而道路千迴百轉,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不知道我會否重回此間。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多少歲月以後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將邊訴說邊歎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林中某處的道口分岔,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踏上一條較少人跡的路,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一切就那麽地不同。



佛洛斯特本人一生充滿坎坷: 早年父親酗酒, 母兼父職。其後父母雙亡, 復經子女早夭之痛、婚姻失敗、經濟困難、詩作不被賞識, 因而精神大為困擾。佛洛斯特本欲走律師之路, 也曾想入教學之門。然而個性使然, 他最終放棄課業, 從事詩歌創作, 選擇了詩人之路, 希望於失序的現實生活中,重新納入人生正軌, 藉著寫詩排解人生的焦慮, 達到一種和諧的境地。

經過多番努力, 佛洛斯特終於成名, 為自己塑造成一位質樸、溫柔的「新英格蘭莊園詩人 (Pastoral Poet),並以此形象穩固了他在美國文學史上獨特的地位。佛洛斯特對現代詩的貢獻,如同他在<沒走上之路>中所描述的,在於他選擇了抗拒自由詩體(free verse)的潮流,探索結合詩體與新藝術形式的可能性:無韻詩體(blank verse)。詩人自由運用傳統的抑揚格韻律結合日常生活話語的自然韻律感,創造了一種具戲劇張力,宛若口語,卻深具哲理節奏的詩的語言。

佛洛斯特於1961年甘乃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獲邀朗誦其詩作<全心的奉獻>(The Gift Outright),成為詩人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1963129佛洛斯特於麻州的波士頓以89歲高齡與世長辭。

佛洛斯特一生獻身詩的藝術, 鍥而不捨, 無悔無疚。他選擇了一條較少人走的路,最終實現了自我期待,化解生命中的不安與矛盾。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論人生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這正是佛洛斯特詩路歷程的寫照。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捉妖天師



前博寫過對街頭揑麵粉人偶老伯的回憶, 意猶未了, 想寫點有關我家中的一尊鍾馗像。

 這是一隻購自內地、高七吋的麵粉「鍾馗像」。
鍾馗像質地本是柔軟的麵粉, 初買時只能觀賞不敢輕碰, 你可以想像我當日從內地帶它回家時如何小心翼翼。
十多年來它一直都放在書架上, 日子久了, 麵粉被風乾得堅固有如陶器, 敲之鏗然有聲。
鍾馗像手工精緻, 細巨無遺: 袍服和寶劍上圖飾分明, 紅袍裾袖飄揚, 尖桃形帽翅連著銅絲, 稍為移動人像帽翅便會徐徐振動。
鍾馗虎目圓瞪, 臥蠶濃眉, 虬髯怒張, 虎背熊腰, 足踏皂靴, 腰擊驅魔寶劍, 腆著大肚子, 穩步丁字腳, 氣宇非凡, 好一副捉妖天師的威嚴模樣。


看來妖魔已掃蕩無存, 難怪他輕搖紙扇, 滿面自得。



鍾馗是中國民間家知戶曉的神祇之一。鍾馗專能鎮宅驅魔,道教中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好長的稱號!),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也是南方奉祀的家堂神之一。 




在古代,他的形象是穿着藍袍,戴着破帽。描寫為:「頂破帽,衣藍袍、束角帶」。
而今日最經典的形象是:身着朱紅色官服,頭戴烏紗帽,一手仗劍,一手持扇,腳踏惡鬼。或有小鬼在旁為其提印、撐傘、背葫蘆。身邊常隨一蝙蝠,代表為其偵查邪魔惡鬼,「蝠」也象徵「福」,有賜福的意味。




鍾馗的祭典日在除夕與端午節,每逢這些節日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相傳除夕日驅惡鬼,端午節逐瘟神。在閩南以及台灣民間信仰,有「跳鍾馗」的儀式。在發生意外之處,或者是節慶、法會上,常會有道士或藝師打扮成鍾馗的模樣,手持寶劍比劃,有驅除邪魔之意。也有不以真人表演,操弄鍾馗之懸絲傀儡的。


                                                              <源流>   
鍾馗的的出處有幾個源流, 這是其中著名的一說: 唐朝德宗年間,有個叫鍾馗的士子,面貌兇惡驚人,但其實內心善良,才華出眾,武藝超群。

恰逢秋季進士科考試,鍾馗告別親友,風塵僕僕來到帝都長安,參與科舉,見京城樓臺林立,一派繁華景象,自是十分高興,便在街上遊逛。見前面有個測字卦攤,就走到攤前說道:「先生,我是趕考的舉子,你給我卜個吉凶,算算前程。」說著,寫了一個「馗」字。測字先生仔細看了看「馗」字,沉思片刻,說:「馗字拆開是九和首,現在時序九月,你來應試,必然名列榜首。但是,這個「字被拋在一邊,恐怕旬日內必有大禍臨頭,望相公謹慎才是。」鍾馗聽了,心想:大丈夫在世,只要行端坐正,怎有大禍降臨?因此,他也沒往心裏去,付了銀錢,便揚長而去。

幾天後,鍾馗進了考場應試,鍾馗看了考題,一氣呵成寫完,交了上去。當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韓愈,副主考是大學士陸贄。兩人看了鍾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異口同聲地說道:「奇才,奇才!這文章字字珠璣,堪繼李太白、杜子美之後!」於是將鍾馗點為第一名。

德宗皇帝聽韓愈稟奏,說新科狀元鍾馗才華出眾,便在金殿上召見鍾馗。天子一看他相貌醜陋,頓時心中不悅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書判,此等醜陋之人,如何點為金科狀元?」韓愈連忙跪奏道:「人之優劣,全不在貌,聖主豈不聞晏嬰三尺而為齊相,周昌口吃而能輔漢,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萬望陛下三思。」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說:「韓愛卿之言雖說有理,但我朝太宗皇帝時,曾有十八學士登瀛州之美談,此人為狀元,恐世人笑朕不識人才也。」宰相盧杞為人心胸狹窄,妒賢嫉能,聽了皇上的話,忙跪奏道:「金榜狀元須內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之眾,豈少其人?何不另選一個?」

鍾馗怒髮衝冠,指盧杞大罵:「如此昏官在朝,豈不誤國?」說罷,揮拳向盧杞打去。德宗見狀,大怒道:「膽大舉子,竟敢大鬧金殿,速速拿下!」鍾馗盛怒之下,順手拔出殿上衞士腰間的寶劍,高聲嘆道:「失意貓兒難學虎,敗翎鸚鵡不如雞。」說罷,自刎而死。

德宗見鍾馗一怒之下竟自殺,大出意外,為了籠絡人心,下旨將鍾馗以狀元資格殯葬,又封鍾馗為「驅魔真君」,以祛人間邪魔。



<鍾馗嫁妹>




這是一則關於鍾馗的民間故事。
鍾馗嫁妹是我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故事,講的是鍾馗有個同鄉好友杜平,為人樂善好施,饋贈銀兩助鍾馗赴試。鍾馗因面貌醜陋而被皇帝免去狀元,一怒之下,撞階而死。跟他一同應試的杜平便將其隆重安葬。鍾馗做鬼王以後,為報答杜平生前的恩義,遂親率鬼卒們抬轎、搬嫁妝、提燈籠,于除夕時返家,將妹妹嫁給了杜平。鍾馗妹妹嫁到杜家後,鍾馗等開心地離開了陽世。這就是著名的「鍾馗嫁妹。 而這也成為後世繪畫和戲劇的熱門藝術題材。



也有喝醉的時候。

 




鍾馗也是日本人信奉的神祇。以上是兩幅日本浮世繪。

 



除了關帝, 鍾馗也是紋身人士鍾愛的圖案。